詳細信息
- 【拼音名】 Yún Zhī 【別名】 雜色云芝、黃云芝、灰芝、瓦菌、彩云革蓋菌、多色牛肝菌、紅見手、千層蘑、彩紋云芝 【來源】 藥材基源:為多孔菌科真菌彩絨革蓋菌的子實體。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Coriolus versicolor(L.ex Fr.)Quel.[Polystictus versicolor(L.)Fr.] 采收和儲藏:全年均可采收,除去雜質(zhì),曬干。 【原形態(tài)】 彩絨革蓋菌 子實體一年生。革質(zhì)至半纖維質(zhì),側(cè)生無柄,常覆瓦狀疊生,往往左右相連,生于伐樁斷面上或倒木上的子實體常圍成蓮座狀。菌蓋半圓形至貝殼形,(1-6)cm×(1-10)cm,厚1-3mm;蓋面幼時白色,漸變?yōu)樯钌,有密生的細絨毛,長短不等,呈灰、白、褐、藍、紫、黑等多種顏色,并構(gòu)成云紋狀的同心環(huán)紋;蓋緣薄而銳,波狀,完整,淡色。管口面初期白色,漸變?yōu)辄S褐色、赤褐色至淡灰黑色;管口圓形至多角形,每1mm間3-5個,后期開裂,菌管單層,白色,長1-2mm。菌肉白色,纖維質(zhì),干后纖維質(zhì)至近革質(zhì)。孢子圓筒狀,稍彎曲,平滑,無色,(1.5-2)μm×(2-5)μm。 【生境分布】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多種闊葉樹的枯立木、倒木、枯枝及衰老的活立木上,偶見生于落葉松、黑松等針葉樹腐木上。 資源分布:分布于全國各地。 【性狀】 1.性狀鑒別 子實體無柄。菌蓋扇形、半圓形或貝殼形。常數(shù)個疊生成覆瓦狀或蓮座狀,直徑1-10cm,厚1-4mm,表面密生灰、褐、藍、紫、黑等顏色的絨毛,并構(gòu)成多色的狹窄同心性環(huán)帶,邊緣薄,全緣或波狀,管口面灰褐色、黃棕色或淺黃色,管口類圓形或多角形,部分管口齒裂,每1mm間3-5個。革質(zhì),不易折斷。氣微,味淡。 2.顯微鑒別 本品縱切面置解剖鏡下觀察,皮殼外側(cè)為絨毛層,為長短不等的菌絲,菌絲不分枝;皮殼菌絲排列緊密,菌絲胞腔含有眾多色素顆粒。菌肉層厚,無色,菌絲緊密排列。最下方為菌管層,菌管排列整齊。 粉末特征:①孢子圓筒形,稍彎曲,大小不勻,長5-7μm,直徑2-3μm,外壁平滑,無色,內(nèi)壁淺褐色。②絨毛菌絲無色,單個或數(shù)個相連,不分枝,直徑3-5μm,壁上有多枝顆粒狀物質(zhì)。③骨架菌絲較粗,直徑5-7μm,不分枝,壁較平直,無色。④生殖菌絲直徑3-4μm,不分枝,壁平直、極薄、透明。⑤纏繞菌絲較細,直徑1.5-4μm,常彎曲。 【化學成份】 彩絨革蓋菌培養(yǎng)物的菌絲中分得糖蛋白,相對分子質(zhì)量5000-300000。 【性味】 甘;淡;微寒 【歸經(jīng)】 肝;脾;肺經(jīng) 【功能主治】 健脾利濕;止咳平喘;清熱解毒;抗腫瘤。主慢性活動性肝炎;肝硬變;慢性支氣管炎;小兒痙攣性支氣管炎;咽喉腫痛;多種腫瘤;類風濕性關節(jié)炎;白血病
- 包裝:25kg/紙板桶
- CAS NO:~
產(chǎn)品規(guī)格:10:1 30%
免責聲明: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業(yè)自行提供,內(nèi)容的真實性、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發(fā)布企業(yè)負責,化工網(wǎng)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。我們原則上建議您選擇化工網(wǎng)高級會員或VIP會員。